得表和而里未和,然后下之,明不得以其冒而认为入里之邪,遂致妄下,亦不得以其冒而认为表汪琥曰:得里未和「里」字,诸注指二便言。 假令服桂枝汤,汗已出,热粟俱解,而腹中增痛,又为表已和里未调也,宜与桂枝汤倍加芍药,调里以和其表。
二、二日见不得卧但欲起之证,谓已传阳明也。有时发热,有时不热,有时汗出,有时不汗出,其表病流连而不愈者,非荣不和,是卫强不与荣和也。
十枣汤治头痛、发热、汗出、不恶寒之表已解,而有痞□满痛之里未和,故专主攻里也。诚能用青龙、麻黄汤于未□之先发之,则汗□两解矣。
盖病有缓急,而时势有不同,东垣或以急者为首务也。 发汗后,不可更行桂枝汤,汗出而喘,无大热者,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。
无汗者,伤寒实邪,腠理闭密,虽发热而汗不出,不似中风虚邪,发热而汗自出也。脉浮紧者,法当身疼痛,宜以汗解之,假令尺中迟者,不可发汗。